潜心润教,求真至善——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开展教师教育基地“适合的教育”主题培训活动
“适合的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观,是对“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具体化和更加精准的表达。2024 年 4 月 18 日,教师教育基地学校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承办了苏州工业园区教师教育课程基地“适合的教育——教学评一体化”主题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课堂观察,第二阶段为精义论坛——学科评议与交流,第三阶段为专家指导和讲座。
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的江紫睿老师通过谈话导入,轻而易举地就带学生走近天气现象,创设“小小观察员”等情境形成任务链,构建了一个实用性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梳理写作顺序,学习和雷雨中景物相关的字词,感受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不同景象,学习用自主播报、朗读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江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的表达与交流,深化学生对核心知识的理解与迁移。
苏州工业园区三实小钱雨静老师的课堂层层递进,逐步落实语文要素。童话故事具有结构反复的特点。本文分为“卖口罩”、“卖围巾”、“卖袜子”三个部分,写法相似,都是按照 蛛想卖什么、写招牌、顾客是谁、结局怎样的顺序来叙述的。因此,在每次讲故事的时候及时引导或者提问学生是利用什么方法讲故事的?逐步渗透“借助示意图、借助相关语句、借助插图”等借助提示讲故事的语文要素。
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的蒋晓蓉老师开设的《陋室铭》一课依托“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感受骈散结合的音乐美,在讨论交流中理解陋室的陋与不陋,在思考批注中体悟刘禹锡的德馨豪情。
苏州工业园区星澜学校王静老师的语文课《一蓑烟雨任平生》,以故宫博物院举行苏轼特展,让学生为特约文化顾问、并邀请朋友一起开发文创产品——“苏轼的人生地图”展览卡片为情境,将整个课堂分为四个板块:一蓑烟雨任平生、腹有诗书气自华、人间有味是清欢、问汝平生功业。本节课以绘制苏轼人生地图为主要任务,通过画卡片、唱、读、诗歌再度创造等一系列活动来品析苏轼的诗歌,让学生穿越千年,不仅体会到了苏轼诗歌的情感,也感受到了苏轼所经历坎坷却拥有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洒脱。
苏州工业园区星湖学校王礼娟老师以《“化”说酸碱盐,再探松花蛋》为主题,采用项目式教学探索酸碱盐复习教学模式,用松花蛋为线索,引导学生经历“认识原料”“动手制作”“探索原理”“处理废液”等环节,将涉及的酸碱盐知识进行巩固梳理,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苏州工业园区青剑湖实验中学牛明强老师的语文课《读怀古诗歌,兴家国情怀》,以《七彩语文》开设“毕业季,跟着语文去旅行”的栏目,按主题分类刊登“怀古咏史诗”为主题的诗歌为情境,以《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和《山坡羊 潼关怀古》为例,以走近栏目—初读识怀古、品鉴作品—比读探怀古、链接中考—自读析怀古为主要课题环节,带领学生们领略了不同诗人登临古地所见的不同景物,读懂了古时的事,感悟了诗人心中情感,勾起了学生的家国情怀。
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刘梦婷老师执教三年级的《火烧云》,以有趣的聊天导入课题,利用手帐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她的课堂紧紧抓住“如何让文章写生动、写具体”的核心问题,用三个环环相扣的活动,读写结合,既把握了重点和难点,又尊重了学生的差异。课堂上充分给予了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展示的时间,以学生为本,将学生真正放在了课堂的最中央。
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小学的苏晨老师在讲授五下十八课《威尼斯的小艇》时,依托文本,先让学生画小艇外形,体会外形之奇;再让学生完成《威尼斯旅行手记》,体验乘艇之妙;最后感受船夫技术之高。整堂课学习任务明确,学习形式丰富,学生对于延学作业《苏州旅行手记》兴趣盎然。
苏州工业园区星澄学校的沈静怡老师开设的7B Unit6 Welcome 这节课体现了其深厚的教学基本功,“练的突出,教的有效”,同时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也为课堂增色不少。教学设计以课本为依托,落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从不同维度真正锻炼到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同时指向学科核心内容,学科思想方法、核心素养的落实,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学校宣梦柯执教七年级下册第十二章《证明》。本节课内容是引导学生由感性思维向理性分析的重要转折点。宣老师由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引入,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大胆猜想,充分探索。通过实验、操作、举反例、推理等方式验证猜想的正确与否,让学生感受“说理”是确定一个数学结论的正确性的有力工具,进而学会如何说理。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的邓嘉庆老师开设的7B unit 5 Integrated Skills 这节课通过视频导入,以Suzy对待动物的情感为主线,从“afraid”到“glad”到“thankful”,最后到interested”,在授课过程中,细腻的引导使学生参与感非常强,同时一些小游戏的加入也作为“调味剂”让本节课增色不少。做到让学生在“玩中学”,寓教于乐。
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范楷老师本节课利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乐曲内涵,通过听辨、模唱、二声部合唱、律动、画旋律线等音乐实践活动,体会不同民族民歌的音乐特点,加深对乐曲所传达的情感领悟。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感受民族音乐丰富的宝藏。
研思同行,众行致远。 在学科评议与交流环节中,江苏省特级教师金军华老师对王静老师和牛明强老师的两节语文课进行点评。他认为王静老师的发散、平行式任务群有一定的指向策略,而牛明强老师的课则用了螺旋式阶梯式的任务群形式进行逐步引导。金军华老师还对情境化教学及任务群设置进行了深度解读,让与会老师获益匪浅。如此之外,各位老师也也纷纷对自己所听的课进行评价,每一次评课都是一次思想上的碰撞,每一次碰撞都是收获与成长。
最后,江苏省特级教师金军华老师进行了以《素养导向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为主题的讲座。金军华老师就项目化学习的含义、项目化学习的六步骤、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含义、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构建语文项目化学习的特征、语文项目化学习的实施建议、语文项目化学习成果的基本特征角度,以他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案例,为老师们仔细讲解了语文学习情境的设计与实施方法,如整合课程内容,创设真实情境;立足学生实际,设置驱动任务;把握学科本质,组织言语活动等。金老师学养深厚,思路清晰,令老师们折服。金老师分享的诸多案例,如新闻单元的采访,演讲单元的演讲,校园里的美景写作,新近的时事分享、跨媒介学习等等,无不展示着金老师打通生活与语文学习的功力,金老师为各位老师们点亮了灯塔、指明了方向,让老师们不仅有方可循,还有法可学。
平衡充分发展的教育,才是“适合的教育”;“适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只有“适合的教育”,才能激发出每一个独特个体内心的智能,然后加以养成和锤炼,继而开花结果、成长成才。在“适合的教育”中,学生将创造精彩的人生。止于至善,臻于完美。此次培训既为教师提供了展示风采的平台,又凝聚起育人的智慧,共同书写好教育的奋进之笔。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老师们定会以本次活动为契机,且教且思,在锤炼中规范,在学习中沉淀,在教学实践中提升,共同致力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在展示中交流成长,不断前行,谱写新的教育华章。
一审一校:朱 雪
二审二校:蒋金涛
三审三校:沈 奕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